物聯(lián)傳媒 旗下網(wǎng)站
登錄 注冊

上演補貼大戲,Apple Pay在華有望翻身?

作者:張賀飛
來源:公眾號/ Alter聊IT
日期:2017-07-17 08:58:30
摘要:Apple Pay在中國市場占有率不足1%,相比于合圍了90%以上市場份額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,已經(jīng)不能同日而語。如今,Apple Pay首次在中國進行大規(guī)模補貼,且最高可享受5折優(yōu)惠,這一足夠接地氣的市場營銷,會是蘋果在華翻身的開始嗎?

  入華一年有余,羽翼未豐的Apple Pay終于做出了一個符合中國市場的營銷活動,即效仿支付寶、微信支付等上演一場燒錢的補貼游戲。

  從Boston Retail Partners統(tǒng)計的數(shù)據(jù)來看,Apple Pay在美國已經(jīng)覆蓋了接近40%的商家,一舉超越PayPal成為美國使用最廣泛的移動支付工具。與此同時,Apple Pay在中國市場卻有幾分鎩羽而歸的跡象,市場占有率不足1%,相比于合圍了90%以上市場份額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,已經(jīng)不能同日而語。

上演補貼大戲,Apple Pay在華有望翻身?

  如今,Apple Pay首次在中國進行大規(guī)模補貼,且最高可享受5折優(yōu)惠,這一足夠接地氣的市場營銷,會是蘋果在華翻身的開始嗎?

  競爭者眾,蘋果搶食的可能性有多大?

  國內(nèi)的移動支付市場從未缺少過熱鬧,支付寶、微信支付以及百度錢包的補貼戰(zhàn)一波接著一波,第二陣營的連連支付、京東支付、壹錢包等蓄勢待發(fā),加上小米支付、 Huawei Pay等后起之秀,早已是一片血海。

上演補貼大戲,Apple Pay在華有望翻身?

  作為一個相對純粹的支付工具,Apple Pay入華的方式不乏有幾分討巧之處,至少將自己站在了各大銀行的同一邊。

  一方面,不同于支付寶、微信支付等對金融的野心,Apple Pay的工具屬性更受銀行們推崇,上線之處便有18家銀行支持Apple Pay,且各大銀行力推的Quickpass(閃付)功能無疑降低了Apple Pay的適用門檻。

  另一方面,去年年初Apple Pay正式進入大陸市場的時候,iPhone 6及以上設備的市場存量超過8200萬臺,更有傳聞說Apple Pay入華當天綁定的銀行卡數(shù)量就超過3000萬張,加上iPhone 7系列的數(shù)千萬銷量,Apple Pay的用戶群不可謂不強大。

  時值入華一年半有余,Apple Pay的用戶活躍度卻遠不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。在此之前,Apple Pay也曾配合過蘋果的促銷活動,比如在購買iPhone時采用Apple Pay支付可享受金額滿減、附贈手機配件等讓利。此時Apple Pay五折大促來討好中國市場,當真是為了搶食移動支付的市場份額嗎?

  答案似乎并不像想象中的那般。在Apple Pay的優(yōu)惠名單中,無論是星巴克、哈根達斯、必勝客、屈臣氏等線下門店,還是京東、攜程、網(wǎng)易考拉等線上品牌,覆蓋的多為中高端消費者,而且優(yōu)惠范圍內(nèi)的指定商鋪多集中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。聯(lián)想到蘋果即將發(fā)布的新品,借助補貼游戲激活優(yōu)質(zhì)用戶,進而與隨后的營銷活動形成聯(lián)動,最終達到提振新品銷量的目的,也未嘗不可能。

  此外,早前蘋果曾向應用內(nèi)贊賞行為收取高達30%的稅費,直播、短視頻、游戲等高頻付費的產(chǎn)品在iOS平臺上杜絕了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存在。由此來看,蘋果在華力推Apple Pay仍然是為了夯實自身的控制權(quán)。手機銷量的天花板就在那里,iPhone在中國市場業(yè)已開始負增長,和阿里、騰訊搶食是假,尋找更多的增長點才是蘋果的初衷。

  道阻且長,Apple Pay還需找準方向

  與Samsung Pay、Huawei Pay等競爭對手一樣,Apple Pay扮演的并非是大眾理解的移動支付,而是NFC近場支付的典型代表。盡管NFC技術(shù)在安全性、便捷性等方面看起來更有優(yōu)勢,卻與中國市場的用戶習慣相左。

  眾所周知的是,撬動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線下市場普及的,掃碼支付的方式或可以歸結(jié)為第一功臣。從大型商超到街頭小店無不支持掃碼支付,并因此誕生了大量廉價的收款工具,即便是街頭的流動小攤,用戶亦可通過主動掃碼的方式完成付款,雖然銀聯(lián)和銀行對二維碼支付仍搖擺不定,這一用戶習慣卻早已根深蒂固。

上演補貼大戲,Apple Pay在華有望翻身?

  相比之下,各類NFC支付方案卻嚴重依賴帶有Quickpass標識的POS機,一則線下商店進行POS機更新或改造的成本遠高于二維碼支付,況且還面臨著培訓和用戶教育的成本。在這個方面,即便Apple Pay在極大地簡化了付款流程,用戶僅需要將手機靠近POS機再進行指紋確認即可,推廣難度卻遠高于支付寶們。

  當然,對蘋果來說也并非完全沒有機會。iPhone、iPad、Apple Watch等終端在中國市場的保有量在1億臺以上,其中不乏優(yōu)質(zhì)的活躍用戶,圍攻高端市場或可成為Apple Pay的突圍方向之一。在軟件層面上,蘋果的強勢已經(jīng)被大多數(shù)開發(fā)者所熟知,而這一強權(quán)策略是否會被附加在Apple Pay上呢?比如強制規(guī)定開發(fā)者將Apple Pay作為主要的支付選擇方式之一,通過資源置換、稅費優(yōu)惠等換取線下門店的支持,學習安卓廠商開發(fā)刷公交卡、會員卡等更多場景,不一而足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Apple Pay在中國市場的碰壁終于教會了蘋果入鄉(xiāng)隨俗的法則,跳出國外市場的推廣經(jīng)驗,在中國市場因地制宜,主動參與到競爭中來,這才是支付寶、微信支付等所忌憚的。

  Apple Pay的五折促銷或許只是支付寶和微信噩夢的開始,一旦這種玩法行之有效,難免三星、華為、小米以及更多的手機廠商不會效仿。畢竟移動支付是個香餑餑,主流的手機廠商都開始經(jīng)營從硬件到服務的生態(tài)圈,而支付是不可或缺的一環(huán)。

人物訪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