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
登錄 注冊
RFID世界網 >  新聞中心  >  物聯網新聞  >  正文

物聯網開應用法門 物流車隊管理增效率

作者:RFID世界網收錄
來源:國脈物聯網
日期:2014-04-18 10:00:08
摘要:車隊管理是物流業(yè)者的重要經營策略之一,就其架構來看,可說是最早成形的物聯網系統(tǒng),物聯網前端的全面感知、中間的可靠傳遞、后端的智慧處理,在車隊管理系統(tǒng)都已然落實。

  車隊管理是物流業(yè)者的重要經營策略之一,就其架構來看,可說是最早成形的物聯網系統(tǒng),物聯網前端的全面感知、中間的可靠傳遞、后端的智慧處理,在車隊管理系統(tǒng)都已然落實。

  物聯網概念提出已有幾年,在市場上的應用逐步增加,有些應用雖非號稱‘物聯網’,不過仔細觀察其IT架構與應用方式,仍與物聯網無異,當然這也可以看出相關單位與設備廠商在市場教育仍有待加強,在這些應用中,物流領域由于處理的物品細項多而雜、物流車大部分時間在外…等產業(yè)因素,物聯網概念最適合其應用,因此在物聯網概念未提出前,其IT系統(tǒng)就已有類似走向,這幾年物聯網起后,物流產業(yè)更大量援引其產業(yè)應用經驗,發(fā)展至今,其應用雖說不上已臻成熟,不過也已具雛型。

  物流業(yè)者的IT架構導入考量在于提升管理效率,而物流業(yè)的管理物重點不脫車輛、商品2大項,商品部份目前進出貨仍以人工為主,過去一段時間市場出現過‘智慧貨架’的想法,在貨架上設置讀取器,來讀取貨物上電子標簽(Tag)訊號,在電子標簽成本遲遲無法降低的狀況下,此一構想終未能成真,目前已落實聯網概念的部份為車隊管理。

  車隊管理向來是物流業(yè)者的經營管理重點,過去的物流管理主要是以無線電為主,后端中控中心以無線電掌控在外車輛的所有行蹤,后來車機(車用電腦)技術成熟,大型物流業(yè)者開始導入。

  物聯網架構 全面掌握車內外資訊

  車機問世初期由于應用少、架構特殊,因此多為RISC架構,不過RISC架構的系統(tǒng)封閉、程式開發(fā)有其難度,在功能擴充需求與成本考量下,廠商開始導入CISC架構,CISC架構屬于開放性平臺,市場上可應用的技術種類多,已成車機主流。

  目前車機的主要硬體功能包括GPS、無線通訊(紅外線、藍牙、Wi-Fi)、行動通訊(3G)等,其運作方式是以GPS定位車輛位置,再以3G方式將車輛位置訊息傳送到后端中控中心,以利其掌握車隊動態(tài),無線通訊則用來與手持式裝置連結,用以與車機交換資料,這種運作方式就是‘類物聯網’模式,物聯網的運作模式是在各端點設置建有無線傳輸模組的感測器,感測器擷取到的訊號經由無線傳輸模組傳送到后端控制中心,后端中心匯整相關數據后,或者即時進行控制、或者累積數據以作為策略制定之用。

  車隊管理系統(tǒng)的架構與物聯網類似,差別在于端點設置的設備非感測器,而改以GPS,用來擷取車輛所在位置,透過3G將位置傳送回后端,除了車輛本身位置資訊外,部份特殊物流車輛內部現在也會建有小型的物聯網架構,以生鮮食品配送車為例,生鮮食品配送過程中,車內的溫度需要保持定溫,以免食品鮮度受損,過去后方的車廂溫度,前方駕駛并不會知道,若有失溫狀況,通常要等到配送抵達后檢視貨物才會發(fā)現。

  其物聯網概念系統(tǒng)的作法,是在后端設置溫度感測器,并將其溫度數據傳送到前方車機,當車廂失溫,前方的系統(tǒng)會立即提醒駕駛,另外溫度感測器也會定時累計溫度數據,提供給收貨廠商,用以建立產品運作過程的產銷履歷;另一種物流車的物聯網架構,是在車體各部位如煞車、油門、輪胎…建置感測器,用以維護行車與紀錄駕駛行為,車胎部份是紀錄輪胎胎壓,避免因胎壓不足影響行車安全,油門與剎車則是紀錄駕駛行為避免危險駕駛,例如若油門時常踩得過深,就代表此駕駛常會超速,若常有急煞車,也表示該駕駛行車危險性高,管理人員可分析車機所產生的報表,用來管理旗下人員的駕駛行為。

  后臺系統(tǒng)成車隊管理大腦

  除了前方的車隊管理設備外,后臺管理系統(tǒng)也是物流業(yè)的物聯網系統(tǒng)重點,如果從物聯網全面感知、可靠傳遞、智慧處理三大特征來看,車機負責全面感知與可靠傳遞的角色,智慧處理則交由后臺管理系統(tǒng)來負責。

  站在車輛出勤的觀點上來看,后系統(tǒng)針對車隊的管理流程,可分成出車前、出車中及出車后等3個階段,出車前管理指的是排車,意即安排車輛行駛路徑及出車時間,出車后管理則為單據整理、績效管理及車輛維護,在進行此2項作業(yè)時,車輛與駕駛員皆置身于公司內部,方便管理者掌握行蹤,但出車中的車輛則否,一般車輛出車后即不易掌控,成為管理上的盲點,也是車隊管理系統(tǒng)首要解決的問題。

  傳統(tǒng)出車中管理最常遇到的問題包括下列幾點:無法即時掌握車輛確切位置、未依指定路線行駛、怠速時間過久、駕駛員藉出車之名行摸魚之實、貨物未準時送達、容易出現違反交通規(guī)則的駕駛行為如超速,因此,車隊管理后臺系統(tǒng)必須具備調度派遣、績效管理、異常管理及資訊管理等4大基本功能,才能解決這些常見的管理問題。

  在調度派遣方面,后端系統(tǒng)是透過GPS取得車輛經緯度座標,再結合電子地圖(GIS),以即時掌握車輛所在位置,此一模式所衍生的效益有2個,第1是車輛派遣效率最大化,以快遞業(yè)者為例,若臨時接獲客戶取件通知,便能征召離目的地最近的車輛前往,另一則是遇到突發(fā)狀況時,可以即時做出回應,例如:遇到嚴重塞車時,后端系統(tǒng)可主動通知客戶,更改貨物送達時間,又或者當車輛不幸遭竊時,循移動軌跡追回車輛。

  績效管理部份,車機的定位就如同資料搜集器(Data Collector),匯總、存放每一部車輛的行車資訊,再上傳至后臺管理系統(tǒng),讓系統(tǒng)可以從資料庫中產出各項統(tǒng)計報表,例如:出車時數、行駛哩程數、行駛油耗、送貨時間、怠速時數、有無準時出車╱抵達目的地等等,協(xié)助企業(yè)提升車隊營運績效。

  此外,行車資料庫還可以進一步連結至企業(yè)內部資訊系統(tǒng),進行駕駛員個人的績效評估,例如:業(yè)績、差勤狀況、駕駛行為評比等,透過主動管理以確保司機會依據企業(yè)運輸規(guī)則來行動。

  另外后臺也可透過前端設備,察覺車輛的異常狀態(tài),并進行管理,當運輸車輛出現異常狀況時,如異常出車(不該出車卻出車)、脫班(該出車卻沒出車)、車機異常啟動╱被破壞、偏移原先規(guī)劃行駛路線、超速、停留時間過久等等,藉由系統(tǒng)的主動通報功能,讓管理者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做出應變措施,常見的通報方式有2種:在監(jiān)控螢幕上跳出警示訊息,或發(fā)送SMS簡訊予相關管理人員,對于運送高危險貨品的車輛來說,異常管理功能其實也兼具部份防盜保全的性質。

  3大特性 形成車隊管理綿密網路

  最后則是資訊管理,車隊管理的對象除了車輛外,還包括駕駛員及所載送的貨物/乘客,前者靠車機進行管理,后者則依賴各種周邊設備,如條碼機、刷卡鐘、溫度感測器,這些周邊設備所搜集到的資料,經過有線(如:RS-232)或無線(如:藍牙、Wi-Fi)傳輸管道,上傳至車機,再經由GPRS傳回管控中心,由于周邊設備種類多元,企業(yè)視自身管理需求來選擇即可,沒有絕對標準。

  從前臺裝置于車輛上的車機(硬體)、到有╱無線傳輸串連的周邊設備、再回到后臺管理系統(tǒng)(軟體),這3者分別代表著物聯網的3大特性:全面感知、可靠傳遞、智慧處理,從而交織出一張綿密而細致的車隊管理網絡,讓這些在外奔走的物流車輛,不再成為企業(yè)管理上的盲點。

人物訪談